疫情下,茶产业发展三大关键词
2022-04-26 13:37:45 作者:戴高诺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 网友评论 0 条
今日焦点关注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茶产业,和其他实体经济一样面临着发展危机。一方面,茶产业产能不断加大,2021年茶园可采摘面积4374.58万亩,同比增长5.51%;全国干毛茶产量306.32万吨,同比增长2.6%。另一方面,茶叶消费量的增长速度低于产能增长速度,库存量不断加大,2021年库存量为76.13万吨。
茶产业发展的路在何方?2021年,“三茶统筹”理论提出。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茶产业的发展要做到“共生、共享、共荣”。
共 生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茶叶”,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企业数量超128万家。128万家茶企的传统茶叶(不含调味茶)市场销售额为3000亿元,平均每家茶企的营业额仅为23.4万元。而在酒行业,2021年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的营业额为1090亿元(来自《茅台2021年生产经营报告》)。这个数据揭示出,茶企数量多而分散、行业门槛低、整体规模小。
在市场容量不大、经营企业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共生”尤为重要。如果面包不大,分食的人多,结果就是大家都吃不饱。因此,茶企的使命是一起把市场做大,而不是争抢现有的份额。中国有六大茶类,分别是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青茶和黄茶。这六大品类下还有众多小品种。这导致了茶叶消费的区域属性非常强,也是茶叶品牌中未出现全国性的强势品牌的原因之一。所以,只有各产区、茶企、品类间是良性竞争,茶产业的发展才能呈现可持续性的健康状态。
共 享
2019年,国家信息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的增速连续3年超过40%。新业态、新模式犹如一个火种,以燎原之势快速地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形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发展浪潮,这在经济发展史上并不多见”。
茶产业的发展,从茶园到加工企业,再到线下销售终端(茶店、茶馆、专柜等),都有共享的趋势。当下,茶店提供的服务除产品外,还有餐饮、演出、培训室租赁等,其核心模式是空间的共享。茶店茶馆已经不再单纯是产品销售场地,而是以茶为媒介,融合多元产品、多元服务的空间。近两年兴起的共享茶店,减少了人员服务成本,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茶产业痛点之一是茶企、茶店、茶馆人才的“选、用、留”难题。行业的进入门槛低,导致优秀人才流失严重,而“共享”能解决留人问题,即利用股权模式把职业变成为事业,实现事业共享,降低茶产业创业风险,有效挖掘人才潜力。
疫情常态化下,茶店茶馆最大的经营痛点是缺少消费者,因此共享顾客的资源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经营策略。每位顾客都有自己的人脉圈,如果能让核心顾客共享利润、共享服务,有效挖掘顾客的资源,进而就能提高茶店茶馆的销量。
共 荣
中国的茶文化和酒文化博大精深。茶产业的发展壮大,也代表茶文化的繁荣昌盛。通过“共生”“共享”,促进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扩大茶叶消费市场,提高人民消费茶叶的平均量,减少库存,加强茶叶的流通变现能力,达到产业“共荣”。
当茶产业发展壮大时,茶文化的传播也会深入人心,获得消费者认可。茶文化内涵丰富,是健康文化、礼品文化、宗教文化、外交文化、商业文化的融合体。“共生”,减少“内卷”,共同做大茶产业;“共享”,放大茶产业的资源价值,赋予茶产业更具包容性的发展方向;“共荣”,以茶产业的发展壮大为使命,共同见证茶文化的传播。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伴夏茶网(茶社会)微信公众号banxiachawang
责编:画中仙窗外碟
此新闻来自于"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
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伴夏茶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伴夏茶网,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伴夏茶网", http://www.bensino.com。违反者本网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的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资讯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