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遇到分水岭寻求自救
2023-01-10 16:06:37 作者:王 璟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 网友评论 0 条
今日焦点关注
2022年,普洱茶整体市场环境处于低迷状态。一方面是国内经济下行带来的消费收缩,另一方面是普洱茶市场遇冷、产品贬值、销路受阻。如今,普洱茶行业遭遇了市场发展中的又一个分水岭。
2022年普洱茶市场现状
“盛极而衰”,用这个词来形容普洱茶市场的发展规律再合适不过。回顾20余年的普洱茶市场,可谓“三起三落”。2000年,普洱茶开始受到市场的关注,逐年走高。2007年,普洱茶价格大幅下跌,整个市场连续3年一片萧条。之后,普洱茶市场得到恢复。2014年,普洱茶市场再次进入低迷期,订单量锐减。比起2021年的“涨”声一片,2022年,普洱茶市场再次陷入低潮。
1.“金融茶”价格断崖式下跌。普洱茶有两个特点:树越老越香和茶越陈越香。这就决定了普洱茶具备收藏价值,而有收藏价值就会存在炒作空间。普洱茶的“金融属性”早在2006年就已经显现。2022年,市场行情不佳,“金融茶”价格暴跌近7成。原本价值1000万元的茶,如今只值两三百万元,贬值了三分之二。经过多年非健康炒作推高,“金融茶”在2022年开始震荡并进入“疲态”。
2.大众普洱茶销路受阻但价格稳中有增。需要明确的是,普洱茶市场“告急”的消息反映的是小范围的“金融茶”行情暴跌,对于经营大众普洱茶的商家而言,即便销量也大幅减少,但仍维持生存。
在流通领域,销区普洱茶经销商2022年的日子不大好过,大多只可维持店面运转,销量下滑严重。一般来说,普洱茶经销商大多存5成,卖5成。普洱茶与同属农产品的其他茶类略有不同,天然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这也是普洱茶经销商坚守这个营生的“定心丸”。
在生产领域,茶农不急于为销售而降价,而是把新制的普洱茶存起来,2022年卖不掉,2023年调价再销售。而一些规模较大的普洱茶企,因本身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虽然销量下滑30%已是普遍现象,但仍在采取一系列积极的营销手段以应对销售困境。尽管市场销路出现问题,但优质的普洱茶产品不会降价销售。原料好、工艺好和有品牌加持的少部分普洱茶价格较2021年还有所上扬。
3.普洱市场兴起“熟茶热”。无论是收藏还是品饮,普洱生茶都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理念的关注以及对茶叶认知的提升,普洱熟茶的市场接受度正在快速提升。普洱熟茶,从不温不火到被广泛接受,一方面是因为熟茶制作工艺正在改进,改变了消费者对熟茶总体价格偏低、品质欠佳的刻板印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购买普洱熟茶作为口粮茶饮用。
普洱茶市场的“三大乱象”
1.古树茶乱象丛生,台地茶被忽视。古树、名山、小产区是普洱茶的独有特色。其中,热度最高的要属古树茶。而在终端消费市场,古树茶市场价质不符现象尤为严重,消费者难辨其真假。可喜的是,《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将有效保护古茶树,规范古茶树的管理和利用。
从产量上来说,现在市面上的大部分普洱茶产品的主要用料是台地茶,台地茶才是普洱茶的主体和根基。众多现代生态茶园所产的台地茶也是优质茶产品。市场对古树茶的盲目追捧,使消费者对台地茶的认知逐渐产生偏差,认为台地茶质量不佳,其实不然。如果仅从品质的角度出发,台地茶未必不如古树茶。决定茶叶品质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气温、降水、采摘时机以及茶树本身的生长情况等。
2.投机取巧的经营心态不利于行业发展。有些人带着投机取巧的心理,企图用便宜的价格搜罗到价值较高的好茶。由于行业发展的不规范,缺乏有效的法规法律约束,导致目前普洱茶市场上存在欺骗消费者、损害行业声誉的不良行为,严重阻碍普洱茶产业健康良性发展。
3.普洱茶产品同质化问题凸显。一直以来,在普洱茶的市场上,茶企和爱茶人都十分关注“山头”,甚至到了过度追求原料产地的地步。然而,一般消费者很难从茶叶外观和茶汤滋味上区别原料产地,这就导致茶企、茶商在宣传时更加强调“山头”“古树茶”等关键词。这些宣传用语相似性高,很难让消费者分辨和掌握,也折射出行业对品牌文化、产品个性的塑造乏力。
普洱茶在“寒冬”中自救
1.开发快消品,变圈子生意为大众营销。茶叶要做快消品,品牌、品质、价格、渠道缺一不可。普洱茶的大众认知度已经有了,自身品质也十分突出,除少数古树、名山、小产区普洱茶外,产量最大的台地茶价格可控且亲民,横在普洱茶快消化面前的难点是渠道。
在六大茶类中,普洱茶的销售渠道相对来说较为传统,电子商务、直播带货这类新兴营销模式在其整体销售中占比很少。可以说,普洱茶更像是一种圈子生意。这与当下大多行业正在经历品牌营销从大众走向圈层的过程截然相反。对于普洱茶来说,需确立逆向思维,变圈子生意为大众营销。只有成为大众营销,渠道才会更广阔,市场才会更大。
茶叶从“慢饮”走向“快饮”,从“慢消”走向“快消”是必然趋势。普洱茶生产企业可大力开发普洱茶的快消品属性,包括增加小规格的茶饼,提升产品性价比,以应对当前的销售困境。
2.从投资收藏驱动转向品饮消费驱动。普洱茶作为一种饮品,自然应回归其本身的品饮属性。如果普洱茶越藏越多、茶价水涨船高,可喝的人却越来越少,长此以往,不仅减少普洱茶销量,更违背了普洱茶的品饮属性,其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窄。
藏茶固然可以,但只考虑“藏”而放弃“饮”,那就是舍本逐末了。普洱茶的收藏量应小于消耗量,茶叶市场的发展更多地还是要靠品饮消费作为驱动力,这才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这就要求普洱茶企、茶商乃至全行业共同努力,不断扩大普洱茶的消费人群,让普洱茶的明天牢牢扎根在大众的茶杯里。
2022年对于普洱茶行业来说,冲击是巨大的。根据普洱茶市场“三起三落”来研判,2023年,普洱茶市场还将维持这个基调。但普洱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中的一个特殊品类,有独特口感、有文化底蕴、有市场热度、有收藏价值,未来,仍将是中国茶叶市场中一颗闪亮的星。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伴夏茶网(茶社会)微信公众号banxiachawang
责编:画中仙窗外碟
此新闻来自于"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
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伴夏茶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伴夏茶网,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伴夏茶网", http://www.bensino.com。违反者本网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的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资讯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