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畈茶之美
2022-11-22 16:04:04 作者:戚佳佳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 网友评论 0 条
今日焦点关注
前方是塔畈乡。
车子在盘山路上行驶,塔畈该是一个在群山之中的乡镇,在群山之中的塔畈到底会是什么样子。这对于我这个来自水乡的人来说,实在是诱惑。
我坐在司机师傅一旁,对于前方的道路,感受更直观,也更独特。眼前的路像符号中的横折,有时也会稍微显出弧形,车子向前奔驰的时候,路仿佛刀片,或是被刀片削出去了一般,一片一片、一截一截,环绕在山的一侧,转折,再转折……每到转折处,就像到了瓶颈,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我不是不相信师傅的车技,我是害怕转折时会突然出现另一辆车。但是我不敢说,怕干扰了师傅,他全神贯注地看着前方,牢牢地抓着方向盘。这时,我注意到,方向盘旁的隔板上放着他的杯子,杯子里的茶绿莹莹的,实在好看。我忍不住问:“师傅这是什么茶?”师傅说:“是塔畈的茶。”
塔畈的茶在群山之中。
我对于茶有个小小的情结。16岁那年,我像一片茶叶,从江北飘到了江南的某个茶山。在春色烂漫的日子,我挎着竹篮,走在茶树间,捏起那些像娃儿们的羊角辫一般翘起来的、青色的、稚嫩的茶尖,感觉心都要被融化了。清明前的茶稀少,却是一年中最好的茶。茶农们像宝贝一样,把不多的茶放在铁锅里翻炒,不多时,茶的清香便盈满了一整个屋子,是醇厚又不张扬的香气。那些在茶叶间翻动的手,已不仅仅是手,而是茶农们对于茶万般呵护的一颗柔软的心。
3个月的时间,我渐渐认识了茶,了解了茶。与茶有过的肌肤之亲,也是舒缓的、紧密的,我们彼此温柔相待,风雨同行。那是人与茶叶的一次相遇,在不断触摸中沟通、了解,逐渐成为知己。丝丝缕缕的茶氲漂浮在空气中,我的心也沉静、安宁了下来。
此刻,我站在高坡上,面对一层一层漫山的塔畈茶园,亲切感布满全身。那是他乡遇故知的感动,是那种见到亲人的感动。若不是已入秋,面前的山上该是另一幅画卷,轻盈俊秀的采茶女定是这绿色画卷上最灵动的一笔。一曲黄梅小调,甜脆的歌声,细碎而曼妙的步子,蓝底白花的裙子……组成春光下最美的风景。而我,也会不假思索地奔向她们的阵营,重温少年时瑰丽的梦。
那时,我还是个年轻的姑娘。时光荏苒,岁月更迭,茶香愈加浓郁,我的青春早已一去不返。
塔畈的茶,从几株到几十株,再到如今的成百上千上万株,每一株茶树的成长,每一芽茶叶的采摘,都离不开塔畈人的辛勤耕耘以及塔畈人对于这片土地的热爱。如此,塔畈的茶园才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塔畈的山是好山,土是好土,气候适宜茶叶生长。茶叶在塔畈的沃土上、在适合自己的土地上幸福地生长,长成属于塔畈的独特品质,再加上后期精良的制作工艺,无论是白茶,还是绿茶,每一杯茶都散发着塔畈茶特有的清新与甜香。这独特的味道是塔畈人骨子里沁出来的,不加修饰,浑然天成。
塔畈,在你这飘满了青草和甜香味的青山秀水间,也会遇见带着甜香的塔畈人。他们质朴、敦厚,恰如皖南的山,雄、奇、幽、秀,绵延巍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将毫无保留地滋养每一株草木。在美丽塔畈的山坡,蒹葭萋萋,茶树昂然。
(注:塔畈在安徽省潜山县,大别山边缘山区,峰峦起伏,环境优美。畈,fàn,指成片的农田,多用于地名。)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伴夏茶网(茶社会)微信公众号banxiachawang
责编:画中仙窗外碟
此新闻来自于"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
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伴夏茶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伴夏茶网,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伴夏茶网", http://www.bensino.com。违反者本网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的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资讯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