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茶叶流通调查报告
2023-01-31 13:40:28 作者: 来源:河北省茶叶流通协会 网友评论 0 条
今日焦点关注
编者的话
2022年,河北省茶叶流通协会组织工作人员,历时半年完成了《2022年河北省茶叶流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并于日前发布。这是河北省茶业历史上首次发布的关于茶叶行业的调查报告。
《报告》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了解等形式,从茶叶市场环境、茶叶流通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河北省近年来的茶叶市场进行了摸底总结。
河北省是华北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省份和北方地区茶叶消费传统省份,《报告》为茶叶产区企业开拓河北市场提供了导向,具有重要价值。
前 言
河北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总面积18.88万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河北省下辖11个地级市,共有49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91个县、6个自治县。
2022年下半年,为了更好地服务河北省茶产业发展大局,厘清河北省茶叶流通领域发展现状,探寻河北省茶经济发展趋势,为茶叶产区企业开拓河北市场提供信息支持,河北省茶叶流通协会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河北省茶叶流通领域现状调查”,以期全面了解河北省茶叶市场行情、茶商经营状况、茶饮流行趋势及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及时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推动全省茶叶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本次调查主要面对河北省域内的茶叶批发、零售、生产、茶馆、新式茶饮等多形态的茶叶经营者,主要就经营者基本情况、经营门类、模式、规模及经营中遇到的问题等方面展开调查。
本次调查依托河北省茶叶流通协会广大会员、各地市联络站组成调查组,由梁记朝担任主任,王志担任副主任,温子华、闫莉、徐印合、刘淑敏、闫兴中、蔡建格、安首虎、魏兴华、曹轩、陈燕、梁庆辉担任编委成员。采用线下或线上问卷、走访问询等调查方式完成《报告》。
河北省茶叶市场环境
1.河北省经济环境。河北省是全国茶叶主要消费区之一,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河北省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茶叶也因此走进了更多寻常百姓的生活。
目前,茶产业已经成为河北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全省茶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依托全省天然优质的储运环境和发达的物流体系,河北正逐渐成为全国茶叶“南茶北销”的重要集散地,茶叶流通领域市场发展繁荣。
2021年,河北省生产总值实现40391.3亿元,比2020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30.3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16364.2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19996.7亿元,增长7.7%。三类产业比例为10.0:40.5:49.5。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为54172元,比2020年增长6.5%。
2.河北省政策环境。目前,河北省正在加快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推动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发展新型商业业态。
鼓励大型实体商店向智能化、多样化商务服务综合体转型,支持商贸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递企业和各类电子商务企业组建商贸流通联合体。
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培育国家物流枢纽,完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航空物流枢纽功能,做大做强廊坊、石家庄、保定国家快递枢纽。
推进城市社区和村镇终端集货配送网络设施、农产品冷储冷运体系建设,实施快递“进村进厂出海”工程。
3.河北省茶叶生产环境。大部分茶行业工作者认为河北省不产茶,事实上,河北省也产“龙井茶”,年产量1000余斤。石家庄市灵寿县南营乡东寺岭村产的五岳山茶,也称“太行龙井”,在河北省有一定的名气。五岳山茶种植面积300亩左右,灌溉用的是山泉水,喝起来口感醇厚,富含硒、钾、钙等微量元素,广受河北市场青睐。五岳山茶在邢台市和保定市的部分山区也有种植。
此外,河北省也生产代饮茶,即非茶之茶,如连翘茶、香菊茶、三坡茶、金莲花茶、鸟接茶等。而金莲花茶在河北民间素有“宁品三朵花,不饮二两茶”之说,被誉为“塞外龙井”。
河北省茶叶流通市场存在的问题
1.疫情大考,迫切需要调整营销模式。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过去3年来,受新冠疫情持续影响,门店客流量大幅度减少,且这种状态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都难以得到有效缓解。
另一方面,疫情阻挡了圈外商家进入茶产业的步伐。疫情期间,河北省新增茶企数量大幅度减少。2021年,全省新注册茶企锐减,仅有3198家,不足2019年的三分之一。
2.本土品牌力量有待加强。在市场经济下,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品牌是企业和商品的灵魂。茶产业要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整合资源和力量,大力推进本省消费茶品牌建设。从调查中发现,河北省本省消费品牌总体水平与消费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现有茶叶品牌呈现出“外强冀弱”的局势,即外来品牌在全省遍地开花,而本省成长的品牌“小而散”问题愈发突出。
门店经营往往以产地品牌为主,以传统夫妻店、单人店为主要经营模式,对本省消费茶品牌的推广意识欠缺,手段不强,缺乏全面、实质、有效的品牌宣传方式。
本省自有茶品牌影响力不足,话语权不多,市场占有率不高。较低的入行门槛、无序化竞争冲突,行业竞争内卷化,也为本省品牌经营破圈带来了较高难度。
3.涉茶人才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在数字化、云科技快速发展之际,茶产业如何乘此东风、扬帆四海,是当下茶叶流通领域面临的命题。茶属于情感消费,需要切身体验。线下门店的客流量锐减是短期内难以逆转的趋势,如何才能线上线下相结合,智慧蝶变,需要新营销模式的赋能,为全省茶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往的产销信息不对称性正在逐渐消弭。这就要求涉茶经营者必须具备专业、系统、全面的实力,否则难以“征服”越来越专业的消费者。
4.茶叶物流建设与茶叶主销区不匹配。河北省作为全国茶叶流通的重要枢纽,也是“南茶北销”的主要市场之一,具有突出的销区属性。但是全省物流建设还未完善,物流不能及时跟进,个别地区未能打破“最后一公里”制约。
河北省茶叶流通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1.茶叶更趋品牌化。作为华北地区人口最多、具有传统饮茶习俗的省份,河北省拥有较好的茶叶消费基础。受限于河北省人均收入水平低的因素,2015年之前,河北省茶叶消费多以散茶为主。近年来,国内部分知名茶叶品牌在河北开设专卖店或加盟连锁店,消费者对茶叶品牌的认可度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茶叶经营者开始经营品牌茶,河北省茶叶流通市场将呈现出显著的品牌化发展趋势,在各个茶叶品类或综合服务中都会出现一批优秀的品牌。
2.专业市场零售化。河北省茶叶专业市场除廊坊市、承德市外,其余9个地市均有茶叶专业市场,最少的地市有2个专业市场,最多的地市有17个专业市场,这些市场大多建成于2000年—2010年。河北省茶叶专业市场过去主要以茶城为主,街边和社区门店零散分布,最近几年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化整为零”发展趋势。作为传统茶叶线下销售渠道,茶叶专业市场一直以来在流通环节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交通和电商不发达的年代,批发市场是中小茶叶经营户进行批发茶叶的主要渠道。随着交通和信息的快速发展,茶叶批发实现了产地直购,专业市场的批发功能基本丧失,主要以零售为主。零售中,其主要客源来自老客户的信任和复购。疫情暴发以来的3年,疫情对各地茶叶批发市场的人流量和销售额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更加快了专业市场批发功能的丧失。
3.人才队伍专业化。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销区,河北省在茶文化、茶叶专业领域的人才尤显缺乏。河北省高校、高职院校、中职院校均没有开办过茶艺、评茶专业。与其他省份相比,河北省在茶叶技能、茶文化方面的社会类培训机构也较少,茶文化氛围严重不足。大部分茶叶经营者的专业知识凭借经验积累、碎片化地学习。随着消费者知识水平、专业水平的提升,已经出现了难以应对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以及社会各阶层对文化自信的广泛倡导,茶行业作为一个充满机遇的行业,吸引了各行各业的人才涌入,从事茶叶经营的茶商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为河北省茶叶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的更新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河北省茶行业人才队伍也正在向专业化方向转变。
为全面提升河北茶行业者的整体专业水平,系统化对茶专业知识进行学习提升,河北省茶叶流通协会将联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对河北省茶叶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认证。未来,协会还将在营销策略、电商直播、活动策划等茶叶经营者亟需的知识方面开展培训,全面提高茶叶从业人员专业素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伴夏茶网(茶社会)微信公众号banxiachawang
责编:画中仙窗外碟
此新闻来自于"河北省茶叶流通协会"
版权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伴夏茶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伴夏茶网,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伴夏茶网", http://www.bensino.com。违反者本网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的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资讯热点